作者:杜甫
【原文赏析】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注解
-
1、戌鼓:戌楼上的更鼓。
2、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境。
3、长:一直,老是。
- 韵译
-
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 评析
- 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教师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句,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
>>点击查看唐诗三百首全集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对联中的奇葩——无情对
在浩如瀚海的“对联一族”中,有一种“无情对”。此种对联,上下联可谓风牛马不相及,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但细读起来,则又字字相对,十分工整、巧妙。品赏这类对联,最能使人领略汉字的无穷妙趣。
- 四大名著阅读重点梳理《水浒传》
- 中国名人故事精选:廉颇负荆请罪
- 中国名人故事精选:张骞通西域
- 中国名人故事精选:李斯谏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