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三生家长减少“疲惫”的16字方针:对孩子,我们要多了解、理解、鼓励、督促。
改变孩子缺点的唯一渠道—亮点原则。
作为初三家长我们要做到脑勤、手勤、腿勤、口勤。多听,少唠叨。
脑勤:信息时代,家长一定要多学习,多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所以要脑勤。
手勤:家长要把收集的资料归纳、整理,尽可能的从中吸取经验。
腿勤:多和班主任沟通、联系,定期跑跑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动态。特别是初三元月期末考和4月模考以后,家长一定要拿着孩子的成绩单,尽可能地多跑跑相关学校。也让孩子有机会真正地做决定。
口勤:妈妈一定要负责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多倾听,少唠叨,多和有经验的家长联系、沟通。妈妈的“口勤”千万不能放在初三孩子和初三爸爸身上。
最后一点,家长一定要正确看待考试和分数
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良好的环境,鼓励孩子努力考好,但也要有考不理想的思想准备,不要向孩子提考多少分的具体要求和考试成绩好坏的奖惩条件,要使其保持一个平静的、力争上游的心理状态。否则,不但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分数从一定意义上说明成绩的好坏。但也不尽然。了解分数后,高了就高兴、就表扬,低了就生气、就批评,甚至打骂,这是不应当的,也是很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是:具体分析各科分数高低的原因,从中总结学习经验,找出失分的具体原因:是平时没学会,没复习到,还是考试时粗心马虎……并把缺陷部分及时设法弥补上,以利今后的前进。
用比较法看孩子越看越黑暗,用发现法看孩子越看生命的闪光点越多。
-
中考家长过度“监管”会适得其反
中考日益临近,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已经不知不觉地上升为“监管”。殊不知,这种监管式教育易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导致厌学厌考,反而会适得其反。专家提醒,在冲刺复习阶段,家长要适当给孩子一些休闲空间,更不要用言语刺激,以下六句话一定不能说。您中招儿了吗?
- 中考生处在叛逆期家长该注意的事项
- 初三家长应少说七句话多做八件事
- 中考家长过度“监管”会适得其反
- 初三家长要少说七句话多做八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