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沉默一般跟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学生本身因素有关。一般认为学生保持沉默的自身因素为:
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贾兰华老师对此总结道,小学生抢着回答问题,初一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初三学生爱答不理,高中学生没人搭理,大学生哪还有什么问题,来上课就是看得起你啦。初中生往往过分注重自我,害怕回答问题会引起其他人嘲笑,在公众场合,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未说话先脸红的情况在少男少女中都是常见的,这种行为上的局促跟他们缺少生活经验以及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心理状态是分不开的。
问题意识:有些学生问题意识较强,无论什么问题,总想知道个为什么,对于老师提问会结合自己的问题,积极思考,开拓思维,并努力的寻求答案,课堂表现往往活跃。问题意识淡漠的学生,往往被动地等着老师给出答案,更容易表现沉默。当然,有些学生可能基础薄弱,因为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才造成没有问题而沉默的。
性格特点:有些学生性格活泼,擅长与人交流,但有些学生不善于表达,更容易保持沉默。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类学生的沉默不是消极地对抗,更有可能是一种积极地思考。在课堂上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沉默, Coates 和 Jennifer研究表明:由于女生较长时间的专注于知识点的记忆和内化,同时对权威力量以及规章制度表现出更大程度的顺从,因此课堂上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沉默。
让各位亲们更为关心的是:沉默,对于学生学业有没有影响?贾兰华老师长期跟踪研究表明:课堂上的积极回答不仅会带来老师额外的关注,也增加了老师讲课的乐趣,更为重要的是回答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一直会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一般来说,对于学生学业,文科表现尚不明显,但课堂上表现活跃的学生,理科成绩普遍优于沉默寡言的学生。
>>点击查看2016考前心理辅导专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
家长必看:“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95%父母看后都醒悟了!
网游的世界,让人眼花缭乱也容易让人迷失。成人如此,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容易沉迷。尤其让人痛心的是,未成年人因为沉迷网络而迷失自己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也时有发生。如何让孩子认识到沉迷网络的伤害呢?看下面的内容,让专家给您答案!
- 如何改善与12-15岁孩子的亲子关系?
- 这20种学习方法总有适合你的
- 初一家长和孩子并不清楚如何才是真正学好数学!
- 家长们,听听班主任老师最想跟你说的25句心里话!